热门搜索: 种植技术 金银花 红豆杉 冬虫夏草 绿萝 富贵竹 文竹 橡皮树 蟹爪兰 家禽养殖 蚊子

首页 > 农业百科 > 蔬菜瓜果 > 正文

槟榔

发布时间:2014-09-24 15:15:03   来源:互联网   标签:槟榔

槟榔树又称宾门、槟楠、大白槟、仁频、仁榔、洗瘴丹、仙瘴丹、螺果,是棕榈科植物等,与椰子同属棕榈科常绿乔木,主干可长至二十米,树干挺直,叶子集中生长在树顶,在中国、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有栽培。树干不分枝,高达12~15公尺。

槟榔

槟榔树又称宾门、槟楠、大白槟、仁频、仁榔、洗瘴丹、仙瘴丹、螺果,是棕榈科植物等,与椰子同属棕榈科常绿乔木,主干可长至二十米,树干挺直,叶子集中生长在树顶,在中国、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有栽培。树干不分枝,高达12~15公尺。槟榔子是槟榔树的种子。而槟榔叶是胡椒科蒌叶的叶。槟榔果略小于鸡蛋,果皮纤维质,内含一粒种子,即槟榔子。胚乳坚硬,具灰褐色斑点。于8~11月果实完全成熟之前即予采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晒干,干后呈深褐色或黑色。咀嚼时可以蒟叶包覆。槟榔子是劣等儿茶的原料,其主要生物碱是槟榔碱,兽医用作驱虫药。另有同名电影作品《槟榔》。另外的槟榔咀嚼物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一类致癌物名单。

形态特征

槟榔树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3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叶簇生于茎顶,长1.3-2米,羽片多数,两面无毛,狭长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2.5-4厘米,上部的羽片合生,顶端有不规则齿裂。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花序轴粗壮压扁,分枝曲折,长25-30厘米,上部纤细,着生1列或2列的雄花,而雌花单生于分枝的基部。雄花小,无梗,通常单生,很少成对着生,萼片卵形,长不到1毫米,花瓣长圆形,长4-6毫米,雄蕊6枚,花丝短,退化雌蕊3枚,线形;雌花较大,萼片卵形,花瓣近圆形,长1.2-1.5厘米,退化雄蕊6枚,合生;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长3-5厘米,橙黄色,中果皮厚,纤维质。种子卵形,基部截平,胚乳嚼烂状,胚基生。

槟榔花序分支中开着两种不同的花。微小,量多,没有花柄,紧贴分枝上部生长的是它的雄花,而着生于花序轴或分枝基部,具淡绿色的萼片,洁白花瓣,长圆状卵形的则是雌花。在海南,还在“襁褓”中未抽出的花序被称为雕花。槟榔花不凋谢、不掉落,直接将花萼和花瓣宿存,变成卵圆形的果实,这就是槟榔果。

每年二次开花,花期3~8月,冬花不结果。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生长环境

槟榔喜高温湿润气候,耐肥,不耐寒,16℃就有落叶现象,5℃就受冻害,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28℃。适于年降雨量1500~2200mm地区适宜生长。生长于海拔300米以下的南坡、东南坡,谷地、河沟两边。

分布范围

槟榔产于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等地。

栽培技术

1、栽培方法

用种子育苗。选择15~30年生,茎上下均匀,节间短,产量高的母树采种。果实选翌年成熟(6月上、下旬),果皮是金黄色的留种。采下的果实,晒1~2天,待果皮稍干燥时,用湿沙层积法或堆积法催芽,20天左右发芽,芽长3cm时即可播种,可用苗床和营养袋育苗。生产上多采用营养袋育苗。苗生长约1年,高50~60cm,有5~6片叶时便可定植。海南于2~3月或8~10月,云南于5~6月定植。

定植后幼龄期需要适量荫蔽以保持土壤湿润,叮间种绿肥、药材、经济作物等。如遇天旱,应适当浇水。植后6~7年间,每年中耕除草追肥2~3次。肥料以人畜粪和绿肥为主。成年树结果后,除施氮肥外,适当增施磷钾肥,以促进开花结果和增强植株抗寒抗风能力。植株进入开花结果年龄,应将幼林时的荫蔽树砍掉,以利其生长和结果。

2、病害防治

常见病害:病害有叶斑病,为害叶。

防治方法:及时除去枯枝落叶烧毁,用1:1:150波尔多液喷雾或用瑞毒霉等防治。

果腐病,使青果蒂腐烂,导致落果,防治方法同叶斑病。

果穗枯萎病,为害果穗和果实,及时将落果落叶清除烧毁,在幼果和青果期间用炭疽福美、多亩灵喷雾。

极腐病,危害幼苗,用5%多菌灵可湿性粉800~1000信液灌根。虫害有红脉穗螟在花期和幼果期为害,在3~4月结合施肥,每株施3%呋喃丹颗粒0.25kg或于4、5月和 8、9月用 Bt乳剂100倍液加3%苦榨油或Bt乳剂100倍加10%灭百可10-6喷雾。

药用价值

槟榔原是重要药用植物之一,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它是中国四大南药之一(其它三种为益智、砂仁、巴戟),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具有消积、化痰、疗疟、杀虫等功效,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剖开煮水喝可驱蛔虫。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有记载如下:“岭南人以槟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盖食之久,则薰然颊赤,若饮酒然,苏东坡所谓红潮登颊醉槟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盖酒后嚼之,则宽气下痰,余酲顿解,朱晦庵所谓槟榔收得为去痰也。三曰:饥能使之饱。盖空腹食之,则充然气盛如饱。四曰饱能使之饥。饱后食之,则饮食快然易消。”

药理作用

1、驱虫作用:槟榔煎液有驱虫作用,对绦虫、蛔虫、蛲虫、姜片虫、血吸虫等皆有作用。剖开煮水喝可驱蛔虫,其驱虫性在临床上也得到研究证实。尤其对绦虫有较强的驱虫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槟榔碱类似烟碱样性质有关,可以使虫体的神经系统麻痹。一般认为槟榔对猪肉绦虫的作用最强,对短小绦虫,阔节裂头绦虫及姜片虫也有作用。体外试验对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

2、拟副交感神经作用:槟榔碱与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毒蕈碱相似,但性质稳定作用持久。对平滑肌作用最显著适当剂量时,可以增加肠管的张力和蠕动,有缓泻作用,并能减轻胃肠胀气;能使胃肠粘膜分泌亢进,随之食欲增加;能兴奋汗腺及唾液腺,使汗液及唾液分泌增加;用氢溴酸槟榔碱溶液滴眼,可使瞳孔缩小,故可用治青光眼,此外,有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并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兔应用后可使冠状动脉收缩。

3、抗病毒作用:槟榔有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作用。

4、抗真菌作用:1:3的槟榔煎液对部分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尚含有缩合鞣质、脂肪及槟榔红色素等成分。

槟榔碱是有效的驱虫成分,对绦虫有较明显的致瘫作用,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另外,槟榔碱的作用与毛果芸香碱作用相似,可兴奋M—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瞳孔缩小,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同时证明槟榔中含对人体致癌的物质。

临床常用于虫症、腹水、消化不良等病症。

毒性: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

常见附方

1、治疗绦虫病:多采用煎剂口服。常用量为60~100克,但也有用至120克或更多的。煎剂的制备将槟榔切碎,先用热水300~500毫升浸泡数小时,而后用温火煎成200毫升左右,于清晨空腹时1次服下。服药前1日晚禁食或进少量流质饮食。服药后可视具体情况在0.5~2小时左右服硫酸镁20~30克。合并应用南瓜子时,则先服南瓜子粉80~125克,待0.5~2小时左右再服槟榔煎剂,而后再服硫酸镁。服药完毕至排虫时间由半小时至数小时不等。

2、治姜片虫病:药物制备与用法大体上治疗绦虫病相同。除采用单味煎剂外,尚有配合乌梅、甘草使用的。

3、治疗鞭虫病:槟榔切片或打碎,取100克,加水500毫升,浸渍12小时以上,再煎至100~200毫升,分成2~3等份于清晨空腹时分次服下,以防呕吐。服药前一日先服硫酸镁20~30克,服药后经3小时不泻者可再服硫酸镁1次。

4、治疗蛲虫病:成人用90~120克,儿童5~7岁用25~30克。水煎清晨空腹1次服,3日后再服1次。

5、治疗钩虫病:槟榔100~125克,煎液,加糖调味服用。

6、治疗蛔虫病: 以新鲜槟榔切片作煎剂,14岁以上用60~90克. 10~13岁50克,7~9岁40克。煎液可1次服完,也可3次于半小时内服完。服药后数小时服用硫酸镁1剂,可提高疗效。

7、治疗青光眼:用槟榔片制成1:1滴眼液,每5分钟滴1次,共6次; 随后30分钟1次,共3次; 以后按病情每2小时滴1次。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每日滴2~3次,每次1~2滴,以防复发。对急性青光眼有缩瞳、降眼压作用。成分:槟榔含生物碱0.3%~0.6%,缩合鞣质15%,脂肪14%及槟榔红色素。生物碱主为槟榔碱,含量0.1%~0.5%; 其余有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槟榔副碱等。槟榔内胚乳含儿茶精、花白素及其聚合物。槟榔含脂肪油,其主要组成为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所含自由氨基酸中脯氨酸超过15%,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超过10%。

功能主治

1、虫积腹痛:槟榔主要用治寸白虫,即绦虫,为驱除绦虫的特效中药之一,单用煎服有效,也可配伍南瓜子、牵牛子、石榴根皮等。方例《槟榔煎》、《槟榔南瓜子煎》、《槟榔石榴根皮煎》、《圣功散》。又用本品治疗姜片虫(赤虫)、血吸虫等,可配伍雷丸、苦楝皮等驱虫用,方例《槟榔散》。还可以用治蛲虫,鞭虫,蛔虫等,均单用槟榔煎服。

2、积滞下痢:槟榔可用治食积满闷或痰涎呕吐,或脾胃两虚,食不消化,腹中胀满疼痛,或寒实结胸,气塞不通等,类似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及慢性结肠炎等。常配伍木香、陈皮、莪术等理气消积药,方例《木香槟榔丸》 (方见木香)、 《槟榔顺气汤》、《槟榔丸》、 《槟榔散》。槟榔也常用于痢疾之下痢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者,类似于细菌性痢疾和急性肠炎等。常配伍芍药、当归、黄连、大黄等,方例《芍药汤》(方见芍药)、 《导气汤》。

3、脚气喘满 槟榔也常用治脚气水肿,疼痛,久则喘满,不能平卧等证,类似于维生素B1缺乏症。单用有效,常配伍苏叶、茯苓、木瓜、吴萸等,方例《鸡鸣散》 (方见木瓜)、 《槟榔汤》。

此外,用治胆道蛔虫,常配伍乌梅、使君子、两面针等,方例《槟榔乌梅汤》。并用其制成100%的煎液滴眼治疗青光眼之眼压升高,头痛,目珠疼痛等。古方也用治臌胀,金疮,丹毒,阴虱等。

化学成分

种子含多种生物碱,含量约0.3~0.7%,以槟榔碱为主,在常温下为油状液体,为驱虫的有效成分。其它为结晶性生物碱:如槟榔次碱,槟榔副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等,多为无效成分。此外,尚含鞣质约15%,脂肪油14~18%,红色素(槟榔红),无色矢车菊素,少量的蛋白质,挥发油,胆碱及树胶等。

槟榔果实含有浓缩单宁(原花青素),此原花青素尚未证实具有抗老化"自由基"的作用,咀嚼果实有些微成瘾性,萃取物已证实有抗忧郁(抗抑郁)效果。槟榔吃后会面红耳赤,如醉酒一般,苏东坡写过“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暗麝着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槟榔”的诗句。槟榔碱曾被用来治疗寄生虫(绦虫、钩虫、蛔虫、绕虫、姜片虫等),但具有致癌性(口腔癌)。

致癌作用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含烟草的槟榔咀嚼物和不含烟草的槟榔咀嚼物列入一类致癌物名单,致癌原因一般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1、槟榔含有的化学物质经咀嚼后形成亚硝胺类物质。

2、槟榔比较硬,特别是用荖花和石灰包裹后对口腔的磨损更厉害,经常使口腔黏膜处于受损状态,增加癌变几率;

3、烟草(包括嚼食和吸烟)和槟榔“臭味相投”,共同促进口腔癌的形成。

槟榔不但是一级致癌物,长期嚼食对牙齿磨耗严重。

植物文化

槟榔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各省居民迎宾敬客、款待亲朋的佳果,因古代敬称贵客为“宾”、为“郎”,“槟榔”的美誉由此得来。在马来西亚,“槟榔”一词源于马来语“pinang”。槟榔也有仁频、宾门等多种称谓。在亚洲的许多地区,例如台湾、印度、海南、湖南等地,保留着嚼食槟榔的习惯。

中国典籍中东汉杨孚《异物志》最早记载:槟榔,若笋竹生竿,种之精硬,引茎直上,不生枝叶,其状若柱。其颠近上未五六尺间,洪洪肿起若瘣焉。因坼裂,出若黍穗,无花而为实,大如桃李。又生棘针,重累其下,以御卫其实。剖其上皮,空其肤,熟而贯之,硬如干枣。以扶留藤古贲灰并食,下气,宿食消谷。

唐刘恂《岭表录异》记载更详:槟榔交广生者,非舶上槟榔,皆大腹子也,彼中悉呼为槟榔。自嫩及老,采实啖之。以扶留藤、瓦屋灰同食之,以祛瘴疠。安南人自嫩及老彩实啖之,以不娄藤兼之瓦屋子灰,竞咀嚼之。自云交州地温,不食此无以祛其瘴疠。广州亦啖槟榔,然不甚于安南也。

专题回顾
养猪场

养猪场

大规模的养猪,容易滋生很多病菌,本着有利于防疫卫生的原则,猪场应选在离居民或集镇1公里以上、地势高...

兔子

兔子

兔子是哺乳类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动物,头部稍微像鼠,耳朵根据品种不同有大有小,非常可爱,在饲养管理中...

柚子

柚子

柚子,又名文旦、香栾、朱栾、内紫、条、雷柚、碌柚、胡柑、臭橙、臭柚、抛、苞、脬等众多称号,是芸香...

红菇

红菇

红菇别称红蘑菇、大朱菇、真红菇、大红菇、红椎菌等,为伞菌目红菇科红菇属食用菌,为天然营养佳品,营...

小龙虾

小龙虾

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又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

牛常见病

牛常见病

牛的常见疾病主要有瘤胃积食、风湿症、前胃弛缓、酮血症等,牛疾病的防治措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牛养殖的...

大闸蟹

大闸蟹

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别称河蟹、毛蟹、清水蟹等,为中国久负盛名的美食,其螯足用于取食和抗敌,掌部...

花生

花生

花生原名落花生,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巴西、中国、埃及等地,是我国食用最为广泛的...

梅子

梅子

梅子是果梅树结的果实,为蔷薇科杏属植物,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可鲜食、...

松花粉

松花粉

松花粉是马尾松、油松等松科松属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不但含有生命的遗传信息,而且还包含人体生命长寿...